“現在中國的信息互聯網已經建立起來,能源互聯網也已頗具雛形,隨著物流業不斷的發展,智能交通網的構建也指日可待”
  本刊記者/周瑤
  “在未來,商品和服務將趨於免費,中國將成為這方面的引領者,”這是美國經濟學家傑里米·里夫金(Jeremy Rifkin)在其新書《零邊際成本社會》做出的預言。
  這是里夫金第二次來到中國。10月16日下午,在新書的發佈會現場,他蓄著銀白一字胡,西裝筆挺,典型的西方知識分子裝扮,十分幹練,說話的口氣不容置疑。因為 《第三次工業革命》一書在全球的熱銷,這位華盛頓特區經濟趨勢基金會主席開始為中國人所熟知。
  里夫金提出的“關於後碳時代可持續發展經濟模式”的研究獲得了中國總理李克強、德國總理默克爾、法國總統奧朗德以及歐盟、聯合國的肯定。李克強還曾要求發改委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密切關註這本書。
  市場調研機構尼爾森公司此前發佈的一份報告稱,中國對於“共享能源”“共享社區”等理念的接受程度最高,其次是歐洲、美國等,這令里夫金很驚喜。此番來華,他再次受到國務院副總理汪洋的接見。里夫金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中國政府正積極推動新絲綢之路,能源互聯網將成為最好的載體。
  在里夫金看來,現在中國的信息互聯網已經建立起來,能源互聯網也已具雛形,隨著物流業不斷的發展,智能交通網的構建也指日可待。“我想很快中國就會成為一個以數據為基礎的三網融合的平臺,整個中國都會納入到交通、能源和數據互聯網整合的狀態中,而這個網絡不光在中國,很快會跟亞洲和歐洲結合在一起,這是一個多麼大的圖景!”
  中國新聞周刊:你如何看待零邊際成本社會當中可能產生的其他“成本”?比如免費的東西可能會帶來用戶信息的泄露以及廣告。
  里夫金:其實我一直認為像這樣一個先付成本的問題暫時是不可避免的,雖然我們是朝著零邊際成本的社會前進,但是在這個過程當中總會付出一些基本的代價,雖然我們說能源互聯網是零成本,但開始投入的錢總得要付。在一個事情起步的時候我們是不斷地邁向零邊際成本,而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在這個過程中總會有一些麻煩的事情要剋服,但我們還是非常堅定地相信,只要不斷地做下去,邊際成本還是會不斷地接近於零的。這是大的趨勢和方向。
  中國新聞周刊:你與一些中國領導人會面並交談過,他們對於你的理論持什麼樣的態度?
  里夫金:兩年前《第三次工業革命》英文版就面世了,時任廣東省委書記汪洋非常喜歡這本書,當時他就說我們一定要做些什麼來實現第三次工業革命,隨後,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還就這本書作了專門批示讓國家發改委的官員們學習。現在汪洋已經成為了中國的副總理,李克強成為了總理。
  2013年,我跟汪洋副總理見面的時候,他表示,第三次工業革命的理念非常不錯,要去做。我還見到國家發改委、全國人大、以及國家電網等大型能源企業的負責人,他們也都表示對這個事情非常感興趣、非常支持。後來國家電網撥出820億元人民幣,決定未來四年中在中國普及智能電錶,在中國創造能源互聯網的基礎設施,好讓中國的能源以互聯網的方式重新構架,我覺得這是非常好的信號。在這樣的基礎之上,我們整個智能化的能源網絡可以建立起來。
  中國新聞周刊:幾年過去了,能否透露歐洲尤其是德國目前的相關進展如何?中國可以向歐洲借鑒和學習什麼?
  里夫金:我們幫助德國制定了路線圖,其實對於中國也有借鑒意義。第一個就是我們常說先要建好五大支柱,這五大支柱第一個是要有綠色的電能。能不能生產出綠色的電能?在德國已經做到了,中國應該也能做到。第二是有沒有分佈式能源結構,就是說電不是從一個大荒野里幾百公頃的太陽能電廠輸送到千里之外的城市,而是在每家每戶掛著微型電廠,把千家萬戶的電收集起來,這個德國已經在做了。第三是有沒有良好的存儲調峰設備,在大部分地方是可行的。第四是智能電網,德國在這方面做得不夠好,德國現在很多電錶還是老式電錶,沒有智能化,反觀中國的智能電網的應用要比德國更普及。第五是交通網絡,德國做得非常好,好多汽車已經實行了聯網化,使得德國的交通調配高度智能化。一旦一個國家能做到以上這五條,就會在工業革命中拔得頭籌。因此我覺得如果中國在這方面真的要做的話,首先必須制定路線圖,分別對比以上五個支柱做得怎麼樣,然後中央政府要協調地方政府,幫助每個地方量身打造一個方案,中央與地方一起來做。我們現在已經開始幫助法國做區域性的規劃,應該說做得是比較好的。
  中國新聞周刊:你曾經表示,中國很可能引領第三次工業革命。你認為中國現階段還需要哪些努力?
  里夫金:中國和美國一樣面臨著經濟泡沫、貨幣超發等問題。那麼有什麼辦法能夠幫助我們走出熱冷不均的循環?我覺得新工業革命就是不錯的應對之道,這並不代表著我們瞬間砍掉傳統經濟部門、瞬間犧牲掉快速的經濟增長。我們現在要做的是加大相關基礎設施的投資,要不斷地通過投資來提升經濟品質,在這個過程本身就意味著創造出大量的工作、就業和GDP的增長。比如,我們在未來幾十年中,在每個國家要安裝上萬億的傳感器,要敷設上萬公里的電纜,在這一過程中,或許有一些東西是需要高科技公司來完成的,但是打洞、埋纜還是需要大量的體力勞動密集型工作崗位來完成。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在未來,不但不會犧牲掉傳統的就業,反而會創造更多的就業,這對我們的經濟是有好處的。
  當然有人會說我們有沒有這麼多錢進行固定資產的投入?我想說中國難道沒有錢嗎?舉歐洲的例子,今年,歐洲決定拿出一萬億美元用於基礎設施的建設。所以,我們有足夠的融資渠道,這個錢歐洲能拿出來,我想中國也能拿得出來。
  中國新聞周刊:你如何評價歐洲目前的進展?我看你此前接受採訪時表示,歐洲投資的方向出錯了。
  里夫金:歐洲把這一萬億美元用來投在很多傳統的過去的夕陽產業上,用來建造更大的電廠,用來修建更寬的馬路,用來建更多的房子,這個錢其實投得是不划算的,投下去不產生未來的收益。我當時到歐盟委員會游說,說投錯方向了,我們不需要投一萬億美元,整個歐洲只要拿出25%,也就2500億美元投在新興產業上,投到太陽能電板、互聯網、新型物流上,在未來就能創造出更多的利潤和工作機會。只要給我25年的時間,我就一定能讓這25%的投資見到效果,這絕對不是扯淡,我們的團隊甚至把所有的專業數據都算出來了。
  中國過去這幾年一直非常註重固定資產的投資,在這方面投入非常巨大,只不過中國和歐洲一樣有點跑偏,中國投了大量的資金用來拯救老產業,建了很多的高樓大廈,很多用的都是舊技術和舊理念,需要消耗大量的電能。我覺得中國應該投錢用在新興的事物上面,我們一開始建立新能源是用新的環保技術,我們一開始投資產業就應該是和互聯網相關的,只有這樣才能讓中國保持在未來新的產業當中的競爭力,才能使它真正的走在前面。
  中國新聞周刊:美國也是全球的能源消耗大國,據我瞭解,美國並未採取分佈式能源系統,並且是用“頁岩氣”去替代煤炭和石油。相比歐洲,美國有著怎樣的行動?
  里夫金:是的,美國現在沒有搞這個智能電網,只有兩個地方走在前列,一個是加利福尼亞州,一個是得克薩斯州南部,他們都準備新建智能綠色電網。但在其他絕大部分州還是投票說要搞集中供電,這個做法也許並不合適,要花費這麼大的成本,建設這麼多的基礎設施,實際上就是把一個地方的資源千里迢迢輸送到另外一個地方去,這是不可持續的。美國現在也應該像德國和中國這樣,去考慮智能式、分佈式發電,白天使用太陽能,晚上就可以使用風能,形成小的發電單元和社區,多餘的電就可以賣出去。
  中國新聞周刊:在這樣一個轉變的過程中,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肯定是有不同的,有什麼不同?為什麼你對中國的前景這麼樂觀?
  里夫金:現在我們看到大量新型的發展計劃其實都是歐美政府所引導的,但是在發展中國家實現這樣的轉變所帶來的益處甚至超過發達國家。因為他們的底子薄所以發展起來會更迅速,基礎設施薄弱就意味著在基礎設施轉型的時候成本更低。很多的國家甚至都沒有互聯網基礎設施,一上去就可以用最新的,不需要把舊的拆完之後再埋起來,沒有這個成本,就非常的快。試想一下,在中國西部,不用拆房子、不用拆樓,成本很低。
  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好多都是婦女依靠小額貸款創業,她們在村子里裝上太陽能電池板,給智能手機充電,通過手機上網與外部世界建立聯繫,她每發一度電就可以從資助的組織那裡獲得一美元的支持,這樣的發展模式可謂功德無量。所以我們認為類似做法將給發展中國家帶來非常好的機遇,不僅能夠追趕發達國家,而且產生的益處比發達國家還大,而且是真正意義上的兩個不同的經濟體實現了平等,是一種民主化、均等化的發展。
  我為什麼要提倡零邊際成本?要知道在過去的一萬年中,75%的物種滅絕是在最近一百年發生的,我們怎麼解決這樣的問題?提倡道德,不斷地加強宣傳只是一個方面,要從根本的經濟形態上解決問題才有可能,這麼多人要消耗這麼多的資源,成本轉嫁到誰身上?所以我提倡大家要共享房子,共享汽車,共享整個世界大數據,從真正意義上降低生產成本,提高效率,從而保護環境。
  中國新聞周刊:3D打印技術被認為是第三次工業革命中極為重要的生產工具,但在中國,也有專家認為3D打印並不能顛覆傳統的製造業,因為成本和材料等的限制,無法大規模生產。你怎麼看?
  里夫金:3D打印現在發展起來只有幾年的時間而已,3D打印的強大在於,第一在自己家裡就能完成;第二,它是開放的,你可以從網上下載模版,你就可以直接做了,甚至這個材料是可以回收的,它的成本非常低。
  美國已經開始計劃普及3D打印,像普及電腦和樂高玩具一樣,你必須等這個成本降下來之後才可能實現大規模的普及,也許需要二十或者三十年。亞馬遜已經準備用無人機遞貨了,邊際成本壓得非常低,這不是一個集中的大工廠租地雇人就能拼得過的。但是,這需要一個漸進的過程,無法一蹴而就。
  3D打印的材料都可能是免費的,可以從垃圾堆里找到一些廢舊的金屬和回收材料用來進行打印。也許3D印表機本身會有一點成本,但是隨著打印的東西越來越多,它的邊際成本也是在不斷地下降甚至接近於零,很多時候這些年輕人在家裡幾乎就可以製造出他所需要的各種各樣的東西,甚至包括複雜的iPhone這樣的東西。
  未來十年大家可以看到,這樣的趨勢將會越來越明顯,現在已經有了一些商用的3D印表機了,世界上第一臺商用的汽車已經被一家意大利企業“打印”出來了。
  現在奧巴馬政府已經規定以後在所有的中小學里,每一個孩子都要有一個3D印表機,他們也許使用回收的材料、廉價的能源,東西可大可小,但是一切都可以打印。在未來也許大橋、高樓這樣比較複雜大型的東西還需要專業公司生產,但是一些小的東西完全可以在家裡自己生產,所需要的模板材料都可以從互聯網上免費獲取。想想看,在未來必然會形成一個大的廠商和不同的生產者競爭的格局,如果一個公司想替代普通的生產者去生產某一樣小東西,它怎麼能幹得過全人類呢?這就是我們未來3D打印生產的圖景。
  中國新聞周刊:你開始提到阿裡巴巴、騰訊這些公司的經濟模式是我們常說的私營經濟、資本主義沒有錯,但是他們所使用的經濟模式已經是共享方式了,這些公司印證了你的零邊際成本理論嗎?
  里夫金:是的。隨著新互聯網企業的蓬勃發展,共享經濟在中國呈指數級增長。阿裡巴巴和騰訊都做得很好,發展很快。當得知阿裡巴巴前不久進行首次公開募股時,美國等許多國家都感到非常驚訝。阿裡巴巴等在線虛擬零售商將它的成功歸於其與實體店相比接近於零的邊際成本。
  在未來分佈式能源的發展模式中,中國會出現許多創業公司。因為在傳統的能源行業,例如石油行業,一家企業要完成勘探、鑽井、開采等各項任務,這些都需要很多資金,生意只能由大公司來做。但在新的分佈式能源行業,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生意。當然也會出現一些大的企業對行業資源進行整合,就像阿裡巴巴整合電商一樣。阿裡巴巴為什麼發展得這麼好,就是因為重視用戶需求,然後使得邊際成本趨向於零。
(原標題:傑里米·里夫金:中國將引領第三次工業革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bktj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